close

第二章 教師專業經驗
教師專業經驗反省的途徑:(p.25~29)
一、同僚分享法:許多研究教師專業經驗者都認為,教師應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同僚兼專業經驗的分享與互動,讓教師感知到自己的專業聲音與觀點,激勵教師更高的專業亦是、提升自信心,以及從中學習到有價值的替代性經驗,甚至批判、反省自己的經驗(Broadhead, 1995; Bullough & Baughman, 1996; Conle, 1996; Diamond, 1992)。採取同僚合作分享專業經驗的方法,可以協助教師達成個人的、社會的以及專業的三種層面的發展。
二、研究者與教師專業合作法:
1. 若教師同僚間的經驗反省,僅限於教室之內,未能加入非教室經驗、或是理論的觀點,則容易導致專業觀點的偏頗,以及實踐知識的不夠周延(Hargreaves, 1984)。
2. 教師在此種專業合作的過程中,可以透過他人或是相關的研究資料刺激,省思自己的知識,發展變通的行動策略以及新的知識。Bullough & Baughman將此種以學校為中心的合作團體,概念化為利於教師專業成長的「第二層環境」( second-order environments)(Avalos, 1998),主張教師應持續發展實踐能力,不要成為一個「個人英雄主義者」( individual heroism)。因為教師專業發展係呈現一種複雜的螺旋狀,絕不是簡單的直線型態,故需要更多元專業領域者的相互刺激,以擴充個人視野。
3. 在此種情境下的專業互動,至少可以發揮四種功能:合作、實際問題的探討、專業發展以及開放性溝通( Clark et al., 1996)
三、經驗、故事、案例、成長史的描述與自傳法
1. 專業經驗的充分應用,能協助教師大大的降低教學工作的複雜性,並增加其可預測性、有效性及彈性( Clandinin, 1986, 16),專業經驗可謂是教師用以持續適應教學情境、發展專業的重要媒介。
2. 許多研究者將教師的專業經驗具體化為不同的概念,最常見的大致包括經驗、故事、成長史( biography)以及自傳( autobiography)等概念或如Clandinin以「意象」作為具體化教師專業經驗的工具,並發現教師在動態的專業實踐過程中,會極主動的將經驗記錄下來,並加以轉換,而不是被動的收錄與堆積。
3. 不管教師透過何種經驗形式,進行自我的、或是集體的專業經驗反省,都能增強教師個人知識建構的能力。
四、札記反省法

參、教師專業經驗在專業發展上的應用
教師專業經驗是否能夠開放,是否能夠與其他經驗形成有意義的連結,促成經驗的重組,個人實踐知識的更新,皆有賴經驗持續得到有效的處理與改造,正如Dewey所言:「學習即是經驗不斷重組的過程」。
一、專業視野的擴展
二、反省能力的養成
三、實踐知識的充實
四、合作的專業文化之建立

第三章 教師專業反省
 第一節 教師專業反省的意義與類型
  壹、教師專業反省的意義
  貳、教師專業反省的類型
 第二節 教師專業反省的學習-以札記反省法為途徑
  壹、札記反省法的性質
   一、行動後的反省
   二、兼具成長性與學習性
   三、促進理論與實踐的高層統合
   四、發展後設認知的能力
  貳、札記反省的類型與功能
   一、札記反省的類型
   二、反省札記是學習反省的重要工具
   三、札記反省法促進專業發展
  參、札記反省法的有效應用原則與限制
   一、札記反省法的有效運用原則
   二、札記反省法的應用限制
 第三節 教師專業發展的實例分析

第四章 教師的教室觀察
 第一節 教室觀察的意義
 第二節 教室觀察與教師專業
 第三節 教室觀察的進行
 第四節 教室觀察在教學上的應用原則
 第五節 教室觀察的實例分析

第五章 教師生活史
 第一節 教師生活史的意義
 第二節 教師生活史中的自我概念
 第三節 教師生活史與實踐知識的建構
 第四節 教師生活史分析-以合作自傳法的應用為例
 第五節 教師生活史與專業發展
 第六節 結語

第六章 師資生的學習與經驗權威
 第一節 經驗權威的意義
 第二節 師資生學習過程的經驗權威來源
 第三節 師資生學習與對抗經驗權威的必要性
 第四節 師資生學習與因應經驗權威的策略
 第五節 結語

第七章 師資生的專業實踐理論發展
 第一節 專業實踐理論的意義與價值
 第二節 專業實踐理論發展的方法
 第三節 師資生專業實踐理論發展的過程
 第四節 師資生專業實踐理論發展的啟示
 第五節 結語

第八章 實習教師與教育實習
 第一節 實習教師角色的再概念化
 第二節 教育實習的價值
 第三節 教育實習的範圍
 第四節 實習教師的教育實習輔導
 第五節 結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tendy 的頭像
    etendy

    研究生活的歲月

    et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