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民88)
作者:陳美玉
出版者: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教師專業」的概念,近幾年以越獲得學者的一致共識,認為相對於專業化的七種基本要件:專業知能、專業訓練、專業組織、專業倫理、專業自主、專業服務及專業成長(何福田、羅瑞玉,民81,1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其「關於教師地位之建議案」(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tatus of Teachers)所提及:教職必須被視為專業。教職是ㄧ種需要有教師嚴謹地與不斷地研究,以獲得專門知識與特別技能,而提供的公共服務;教職並要求教師對於其所教導之學生的教育與福祉,負起個人與協同的責任感(楊國賜,民80,418)

國外T. S. Popkewitz也認為專業知識與自主的部份,最足以用以檢視教師專業化的程度(李俊湖,民87)

有關專業自主的部份,沈姍姍(民84,176)則認為:教師在教學計畫、執行與評鑑的過程中,以執行方面具有較高的權力,至於教學計畫、評鑑與校務管理則較不具權力感。

教師專業發展應從下列四個層面進行探討,才能夠獲得較完整的了解,並有助於教師專業能力的充分開展:
ㄧ、教師發展即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發展:可發揮功能1.使教師產生更高的教學信心2. 純熟的班級經營,則教師能更有充分的時間投入教學 3.了解如何進行個別差異的教學 4.較有能力發展新的教學策略,並檢證新策略的有效性(Hargreaves & Fullan, 1992, 2)
二、教師發展即自我了解:教師專業發展乃意指著教師個人想法與行為的改變,也就是教師能透過各種反省的形式,促使其個人的信念、實踐理論與教學行為等,產生有意義的、實質的改變。
三、教師發展即生態的改變:教師任教的環境生態是否產生結構性的改變,學校內教師與同僚、行政人員間的互動關係,是否獲得有效的改進,都與教師專業發展的狀況息息相關。......探討教師專業發展,若遺漏掉對學校環境脈絡與文化因素的掌握......,尤其學校中的孤立文化與教師的個人主義,應如何透過教師同僚間各種方式的專業合作、集體討論、反省或經驗分享等加以破除,都是探討教師專業發展應加以關注的主題。
四、教師發展即生涯的過程:欲促成教師專業的有效發展,必須從終身學習、以及生涯發展的縱長觀點,才能夠得到適當的處理。......教師也是一成人學習者,有關影響成人發展的身心因素,以及社會性的壓力與期待,都會對教師發展造成某種程度的助長或干擾。

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如下:
一、師資生階段:教師專業發展的起始點。因此師資生的專業發展重點,除了盡量提供其接觸教學現場、以及深層探討教與學習論的機會,......。師資生在學習專業的過程,反省、教室觀察、合作學習、溝通與對話、行動研究等能力的養成是相當重要的。......。應依據個人的學習檔案內容、所習得的理論、以及個人的教學理想,建構出專業實踐理論(陳美玉,民86)
二、實習教師階段:理論與實踐是否能順利相互結合的關鍵期。此階段的專業學習重點,乃是如何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的整合
三、新任教師階段:相關的研究證明,新任教師的前三年最具磨損力,此階段的教學經驗對於教師日後專業發展的態度與習慣影響極為深遠(Sanderfur, 1982)。因此,對於新任教師的專業發展,應賦予更高的關懷,提供有效的支持系統與導入教育,使新任教師的專業成長能更順利......。
四、經驗教師階段:任教三年以上的經驗教師(experienced teacher),從教師生涯發展的觀點來看,仍不能確定其從此可以順利的發展專業。......如何維繫教師的專業熱誠與理想,如何激勵經驗教師不斷保有專業成長的動機,則是經驗教師專業發展過程的一大挑戰。......經驗教師大多已無適應環境、教學技巧方面的問題,但是卻會逐漸出現較大的生涯階段的轉換問題,包括生涯的懷疑與再評估、生涯發展的停滯、欠缺職位升遷的成就感等。

學校孤立文化及教師個人主義的存在,此現象也是阻礙教師專業發展、使教師行為日趨保守與封閉的主因(Fullan & Hargreaves, 1992; Hargreaves, 1994)。......破除學校的孤立文化與個人主義,必須重新建立合作的專業文化,使學校教師保有更多集體對話、討論、相互教學觀察、經驗分享的機會,增加同僚間的社會性與專業性互動,如此,才能經由生態結構的改變,促成學校文化的重新建立。

教師專業發展乃是一生涯過程(career-long process),......。有效的教師專業發展,除了應重視整體教師發展的共同性外,也要能針對教師各階段發展之特性與較具關鍵性的轉換問題,提供特別的資源協助。隨著教師的發展階段,給予不同的關懷與專業成長活動,鼓勵教師進行生涯規劃,並不斷評估個人的未來發展與潛力發揮的可能性,如此,才能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動機,有效的改善教學品質。

專業化程度的高低乃是一個社會進步與否的重要指標,因此,教師是否能確立其專業地位,順利的走上專業化,乃嚴重關係著國家教育品質的高低、以及學校教育的發展。
專業化的條件包括專業自主性的尊重、專業發展方案的規劃與落實、專業倫理的規範力、以及專業組織的健全運動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