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讀到 一封轉寄信
令我平淡的生活中泛起一道漣漪
「生命沒有過渡」
謹將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大學時,和一位留德的老師談起老師在德國的留學生活。
老師:「在德國,因為學制還有一些適應的問題,有些人一待就會待上十年才拿到博士學位。」
我說:「哇!那好久哦。」對於才二十歲的我而言,十年,不就是生命的一半嗎?
老師笑了笑:「智強,你為什麼會覺得那很『久』呢?」
我說:「等拿到學位回國教書或工作,都已經三、四十歲了呢!」
老師:「就算他不去德國,有一天,他還是會變成『三、四十歲』,不是嗎?」
「是的。」我答道。
老師:「你想透了我這個問題的涵義了嗎?」
我不解的看著老師。
「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在德國的那十年,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啊!」老師語重心長的說。
 「啊!我了解了!」
 那一段談話,對我的影響很大,提供了我一個很重要的生活哲學與價值觀。
前一陣子工作很忙,研究室的學弟問我:「學長,你要忙到什麼時候呢?」
 「我應該要忙到什麼時候?或者說到什麼時候我才該不忙呢?」我反問。
「忙碌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重點應在於,我喜不喜歡這樣的『忙碌』。
如果我喜歡,我的忙碌就應該持續下去,不是嗎?」我補充著。
對我而言,忙碌不是生命的「過渡階段」,而是我最珍貴的生命的一部分。
 很多人常會抱怨:「工作太忙,等這陣子忙完後,我一定要如何如何...」
 於是一個本屬於生命一部分的珍貴片段,就被定義成一種過渡與等待。
「等著吧!挨著吧!我得咬著牙渡過這個過渡時期!」
 當這樣的想法浮現,我們的生命就因此遺落了一部分。
「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這時,老師的話就會清晰的浮現在我的耳邊。
所以,我總是很努力的讓自己喜歡自己每一個生命階段,每一個生命過程,
因為那些過程的本身就是生命,不能重來的生命。

這令我想起許多自己曾做過生涯決定性的「轉彎」~
讀板中、讀淡江、雙主修、接協導工作隊長、延畢、不考教甄、讀研究所......
每個歷程在當時都受到家人、同學的重重考驗與壓力
很多決定的結果當下都是「未知的」

即使現今階段,還是不免被親戚長輩念著「這麼老了不賺錢讀什麼書」
讀書的人常想著賺錢、脫離苦海;工作的人羨慕我的生活悠哉
其實我倒覺得工作的時候更為自由,心裡悠閒自然能「無入而不自得」呀!
讀研究所更是不同層次的自在,一種精神層面的怡然自得
但絕對不是事情變少,而是不斷在摧毀、重建自己的「象牙塔」

「生命沒有過渡」讓我想到以前英文老師常說的「enjoy it!」
我很喜歡這句話,就像「享受生活」一樣令人陶醉其中
準備教甄的日子雖然沒有週末,但我喜歡這樣充實的過程
當老師的日子也常朝八晚七的,但我也喜歡「以校為家」的歸屬感
當研究生的日子雖常在熬夜,但我喜歡這種為研究打拼的感覺
最近生活少了點挑戰,反倒令自己心裡不太自在呢!(會不會太變態?)
我想只要在過程中有充實飽滿的感覺,「忙碌」不也是種快樂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